• 开云电竞(中国)集团

    开云电竞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媒體聚焦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聚焦

    機械人產業大步邁向高質量發展

    發佈日期:2024-09-13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一路前行,中國機械人產業從小到大、從大到強,以空前的廣度和深度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機械人市場和生產國。

     

      工業機械人加快推廣

      智能搬運、智能分揀、智能質檢、螺絲擰緊、零件安裝、過程材料操作等,多種複雜任務都能勝任——在位於北京的世界機械人大會現場,Walker S系列人形機械人精彩亮相,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

      “此次人形機械人實訓的科目,是在上料工位協同員工執行搬運任務,這是國內首次全流程執行和對外展示料箱搬運任務的人形機械人,作業完成度和執行難度處於業內前列。”極氪5G智慧工廠廠長趙春林說,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製造業正逐步從高度自動化向全面智能化轉型,“有人工智能加持的人形機械人具備多模態感知和自主決策能力,面對複雜多變工作環境時更具優勢,在智能製造領域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相較於人形機械人,工業機械人早已在汽車製造業廣泛使用,並且向更多行業延伸。

      可自動定位導航,自動規劃噴漿作業路徑,一鍵全自動噴漿作業,井下噴漿速度大大提升……2024世界機械人博覽會中信重工煤礦智能裝備展區,體積小巧的噴漿機械人展示了高強本領。

      “我們此次參展的履帶式輔助運輸機械人和噴漿機械人採用純電設計,可應用於巷道狹小空間、井下礦車運行環境惡劣、人工操作難度大以及易發生安全事故等場景,減輕井下作業人員勞動強度的同時,還將大大提升作業的效率和穩定性。”中信重工技術支持工程師馬銘洋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統計顯示,近3年,中國新增工業機械人裝機量佔全球一半以上,製造業機械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工人470台,10年間增長近19倍。服務機械人在家庭服務、醫療康養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特種機械人在空海探索、應急救援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體量規模持續擴大,技術實力也在穩步提升:多元信息融合感知,人機自然交互等前沿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減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統等關鍵部件日益完善;焊接、噴塗等工業機械人,手術、物流等服務機械人,整機性能和安全水平持續提升。截至2024年7月,中國持有的機械人相關有效專利超過19萬項,佔全球比重約2/3。

      與此同時,治理監管日趨完善。有關部門相繼出台機械人產業發展規劃、“機械人+”應用行動方案、工業機械人行業規範條件等政策舉措,參與制修訂26項機械人國際標準,成立世界機械人合作組織,發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推動機械人倫理研究和監管治理等國際合作。

     

      人形機械人加速“進化”

      身高173厘米,體重60公斤,具有42個自由度……大會開幕式上,外形炫酷、全新升級的天工1.2MAX雙手抱起大會徽章,走向舞台中央,精準地將會徽放在啟動台上,這是人形機械人首次現場展示長程任務能力。

      “天工1.2MAX內置多個視覺感知傳感器及六維力傳感器,配備慣性測量單元和3D視覺傳感器,每秒可進行550萬億次計算。”北京具身智能機械人創新中心總經理熊友軍介紹,相比上一代產品,天工1.2MAX的負載能力更大、速度更快、續航更長,具有更強的智能交互和任務執行能力。

      目前,“天工”已經實現了全鏈路具身智能能力閉環,涵蓋從感知指令到執行任務的全流程,能完成語音交互、無序抓取等複雜動作。接下來,“天工”將持續進行技術疊代和功能升級,以適應更多複雜場景。

      從7月初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十八羅漢”陣列,到8月底27款人形機械人登台亮相世界機械人大會,人形機械人吸引了不少關注。那麼,這些產品何時能實現批量商業化,又何時能走入尋常百姓家呢?

      “今年5月份發佈、售價9.9萬元起的人形機械人G1,已接近完成量產化設計改造,年底可大規模量產。”宇樹科技創始人、行政總裁兼首席技術官王興興說,大語言模型、多模態模型的應用,推動人形機械人加速“進化”,但要等到做出通用型機械人大模型,工業和服務業領域才有可能出現人形機械人終端產品,“我個人比較樂觀,認為這個時間不會超過5年。”

      “如果按照先後排序,人形機械人最先可能落地的場景是生產線以及巡檢、維修等特殊崗位,隨後再進入家務、養老護理等服務場景。”月泉仿生公司聯合創始人任雷說。

     

      高質量發展前景可期

      “除了制定人形機械人技術路線、加強基礎技術攻關,我們還在產業生態構建上做了大量工作。”人形機械人(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彬介紹,作為國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機械人創新中心,他們先後上線運營了OpenLoong開源社區,發佈了全球首款全尺寸的通用人形機械人開源公版機“青龍”,還設立了孵化平台,啟動了人形機械人產業園建設。“總規模100億元的產業基金也已設立,年底前將完成前期20億元基金的募集。”許彬說。

      邁向高質量發展,機械人產業仍有不少難題待解。“站在產業角度,人形機械人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一是硬件成本過高,短期內製約規模化應用;二是模型參數增加和任務級應用對端側硬件算力、操作數據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協同降本。”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劉聰認為。

      全國政協常委、致公黨中央副主席、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認為,發展機械人產業需要從幾方面協同發力——

      突破核心技術。加強人形機械人、通用大模型、動力學模型以及控制、多模態感知與環境建模智能的人機交互,多智能體的協作等“根技術”領域的研究,積極探索人形機械人人體動力學特徵的基礎理論、類腦感知與認知的基礎理論,以及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電子皮膚等領域。

      堅持應用牽引。聚焦汽車等製造業重點領域,建設人形機械人的示範產線和工廠,在典型的製造場景實現深度應用,拓展人形機械人在礦井作業、電力巡檢、搶險救災、安防邊檢等場景的應用,推動人形機械人進入家政服務領域。

      優化產業生態。支持人形機械人重點實驗室、製造業創新中心、開源社區建設,建立健全產業標準體系,加強人才培養力度以及治理體系完善,打造以應用需求為牽引,以構建新業態、新模式為導向的機械人產業生態。

      “我們要進一步推動機械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大力開展機械人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完善‘機械人+’應用體系,推動我國機械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

     

    原標題:機械人產業大步邁向高質量發展
    記者:王政 劉溫馨
    責任編輯:岳弘彬、牛鏞
    網頁編輯:蘇偉

     

    媒體垂詢

    E-mail:ZNJ@szgmtian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