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竞(中国)集团

开云电竞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政策解讀
首頁 > 新聞中心 > 政策解讀

政策和市場共振 新型儲能發展可期

發佈日期:2024-09-11 信息來源:中國報

  當前,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已突破50%,其對電網穩定性的衝擊不可忽視。新型儲能可以調節平抑新能源併網的波動性,同時存儲超發電量以緩解調峰壓力,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

  業內人士表示,隨着新型儲能裝機規模持續增長,其在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和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凸顯。

 

  產業快速發展

  在政策和市場的同頻共振之下,我國新能源裝機規模不斷擴大。在此背景下,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如火如荼。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6.53億千瓦,同比增長25%,約佔我國發電總裝機的53.8%。其中,風電、光伏發電合計裝機11.8億千瓦,已超過煤電裝機。

  隨着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迅速擴大,其波動性、隨機性、間歇性給電力系統穩定運行和供需平衡帶來巨大挑戰。作為支撐新型能源體系的關鍵技術,新型儲能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邊廣琦表示,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超過煤電,電力系統對調節能力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在政策、技術、市場機制多輪驅動下,新型儲能產業發展保持較快增速。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4444萬千瓦/9906萬千瓦時,較2023年底增長超過40%。其中,已投運鋰離子電池儲能佔比97.0%,壓縮空氣儲能佔比1.1%,鉛碳(酸)電池儲能佔比0.8%,液流電池儲能佔比0.4%,其他技術路線佔比0.7%。

  對於新型儲能快速發展的原因,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能源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徐東傑認為,去年以來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下降很快,這對於新型儲能特別是鋰離子電池儲能行業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

 

  面臨諸多挑戰

  儘管新型儲能賽道長坡厚雪,但其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首席技術專家惠東表示,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存在隱憂,包括規劃不夠科學、盈利模式有待改善等問題。

  電化學儲能的安全問題為行業發展敲響警鐘。“安全和質量問題已成為電化學儲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阻礙。”寧德時代儲能事業部總工程師林久標表示,“根據中電聯統計,儲能電站安全事故主要由電池、儲能變流器等因素造成。從技術上看,電化學儲能的安全問題可管可控。保障儲能電站安全穩定運行需要持續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拒絕非理性的價格競爭,確保產品質量。”

  對於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徐東傑建議,統一規劃新型儲能體系,將新型儲能作為電力規劃的專項支撐,同步建立常態化的監測機制;多元化發展新型儲能技術,同時優化調度運行機制;完善容量電價機制,推動新型儲能發展。

  今年4月發佈的《國家能源局關於促進新型儲能併網和調度運用的通知》提出,以市場化方式促進新型儲能調用。各地充分考慮新型儲能特點,加快推進完善新型儲能參與電能量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有關細則,豐富交易品種。通過靈活有效的市場化手段,促進新型儲能“一體多用、分時復用”,進一步豐富新型儲能的市場化商業模式。

 

  加大力度佈局

  基於廣闊的發展空間,新型儲能受到資本青睞。A股公司紛紛加大力度佈局新型儲能領域。

  4月3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山東肥城3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首次併網發電一次成功。該電站採用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由集團旗下儲能技術公司投資參股的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投資建設。
研發團隊突破了3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全套核心關鍵技術,攻克了多級寬負荷壓縮機和多級高負荷透平膨脹機技術、高效超臨界蓄熱換熱器技術、系統全工況優化設計與集成控制技術,創造性研製出300MW多級高負荷透平膨脹機、多級寬負荷壓縮機和高效緊湊式蓄熱換熱器等核心裝備。系統單位成本較100MW下降30%以上,系統裝備自主化率達100%,實現了完全自主可控。
該電站建設規模為300MW/ 1800MWh,工程總投資14.96億元,系統額定設計效率達72.1%。可實現連續放電6小時,年發電約6億度,在用電高峰為約20-30萬戶居民提供電力保障,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8.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9萬噸。該電站利用山東省肥城市豐富的地下鹽穴資源,通過空氣為介質在電網側實現大規模電力儲能,能夠為電網提供調峰、調頻、調相、備用、黑啟動等電力調控功能,有效支撐電力系統平穩、高效運行。

  業內人士表示,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新型電力系統加速構建。作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抓手,新型儲能產業景氣度有望持續上行。

 

原標題:政策和市場共振 新型儲能發展可期
記者:康曦
責任編輯:王婉瑩
網頁編輯:蘇偉

 

 

媒體垂詢

E-mail:ZNJ@szgmtianxin.com